RSS

Daily Archives: 9月 13, 2010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

 

老实地交待一下,以前还真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书,关于中国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的书。
感觉是那场大萧条只是和1929年的华尔街,和欧洲的纳粹有关系。并不曾读过什么分析或者历史书里讲过这场第一次全球性的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但是,那个时期的中国的经济状况在历史书中的描述是:农民没有活路,工人闹罢工,上海经历了白银风波。罪魁祸首是因为国民党的腐败。然后就是1942年以后的恶性通货膨胀。 

政治的确可以导致经济波动,可是经济因素呢?这场30年代的大萧条的影响呢?我不知道。
恰好,中国是20年代-30年代以来唯一实行银本位的国家,亚洲的日本、印度、印尼包括香港都已经是金本位的国家。
中国的银本位的货币制度在30年代大萧条对中国的影响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如果国民党真的如此没有信用的政府,那又为何在1935年废除银币发行以金汇兑为基础的法币的时候,法币被广为接受?
当时作为weak politics的国民政府,为何在大萧条时期英美等强国都实行黄金的不可兑换的背景下,要坚持法币可以自由兑换白银?
而在坚持法币的汇率稳定和私人资本的自由兑换的货币政策下,国民党政府如何无力进行宽松的fisical policy去进一步刺激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走向复苏

答案可在这本日本教授城山智子的书里找寻。
基本上作者的结论如下:由于中国是1929年大萧条发生时唯一的银本位大国,在大萧条初期的1929-1931年,白银作为comodity在实行金本位的世界金融体系中经历了价格下跌,于是中国作为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国家,反而在萧条早期享受到了货币贬值的好处–出口增加,国内基础货币大增,引发实业投资热潮,也让投资人忽视了世界大萧条的影响。但是1931年英国退出金本位,随后是日本、印度,然后美国1933年也退出,FDR上台实质性地废除美元和黄金的可兑换,导致西方货币体系的主要货币都实质大贬值,当外汇贬值时,中国的白银等同于升值,白银的升值导致中国最大的出口业棉纺业和丝织业出口大跌,同时对农业的棉花和桑蚕需求大减,农村经济开始萎缩。加上国民党开始“反共剿匪”,长江洪灾,更引发农村金融包括典当业和高利贷业的流动性逃离农村,流向上海,刺激上海租界房地产的投机热潮。但是,到了1934年由于前几年的出口入超导致的持续的大量的白银外流,以及美国通过的白银收购法案导致国际上银价继续上涨,导致上海的外国银行以及私人投资人日益担心当时中国元会迟早贬值,从而引发抛售中国元来换取外汇,导致上海的外汇需求急剧上升。这样的话,在上海市场用外汇购买白银再卖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就形成可观的套利机会,导致白银继续大量外流,银跟吃紧的结果就是房地产这类资产价格开始缩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使得有大量房地产抵押的钱庄、银行只能收缩信贷,从而加剧了农业金融完全停止了运转。中国经济在1934-1935年完全陷入大萧条。(弱弱地想一下:如果蒋介石知道当时的状况是因为中国通货、白银和外汇之间的交易不受管制,而且也没有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缴纳货币准备金从而像联储那样控制信贷控制,他会如何想呢?早知道像共产党那样全部管制起来就好了,哈哈哈!反过来想,萧条时期农村典当行业的净利润在3%以下,所以要说典当或者高利贷是吸血虫好像也不符合事实啊,这个世界还真没有绝对的意识形态上的天使或者魔鬼)

看完此书,尤其让我感慨的是一位女教授,能写出既有国际研究视角(引用了大量的欧美关于30年代大萧条对于东亚经济的影响)又有本土历史数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的研究书籍,甚至彼时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长、宋子文、孔祥熙的回忆录等,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在本书的译者序中,写到:面对该作者如此严谨而切实地研究,中国的学者能否直面真实的差距而不是忽视或者麻木于这种差距


 

内容简介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每一个与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国际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最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留下评论

Posted by 于 9月 13, 2010 在 Book Reading

 

Here’s How Legendary Hedge Funder Bill Fleckenstein Is Investing Right Now

My guest on Hedge Fund Radio this week is the legendary hedge fund manager Bill Fleckenstein, president of Fleckenstein Capital, based in Seattle, Washington.

Bill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ith a major in Mathematics, and joined the prestigious Wall Street firm Kidder Peabody in 1979. In 1982 he launched his own firm,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great hedge fund pioneers like George Soros, Julian Robertson, and Michael Steinhart.

He became a highly controversial figure during the nineties by warning of the dangers of the dotcom bubble. Bill stuck to his convictions and cashed in big time in the collapse that followed, riding some of his short positions down to zero.

Fleck, as he is known to his friends, was a vociferous critic of the Fed’s easy money policies during the 2000’s. He published a bestselling book, Greenspan’s Bubble: The Age of Ignorance at the Federal Reserve in January of 2008.

Fleck ran a short only hedge fund which he closed within days of the March 2009 bottom in the stock market, and returned the capital to his ecstatic investors. Since then he has been predominantly long investments that are beneficiaries of the relentless running of the printing presses in Washington, such as gold and the Canadian dollar. He still keeps in his office a six foot high stuffed black bear, wearing a blue "Dow 10,000" baseball hat, given him by a client. Note to readers: Bill doesn’t play in the ETF space, but I have included the relevant stock symbol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Bill is sitting a major position in gold (GLD) these days, both in the physical and through the major miners, Newmont Mining (NEM), Agnico Eagle (AEM), and Goldcorp (GG). Despite a fourfold return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barbarous relic is still hated by many professional money managers, which means it still has much further to rise. Falling confidence in "colored paper" (dollars) will just add fuel to the flames. Fleck is matching investments in the yellow metal with serious positions in silver and its miners. His target is nothing more specific than "UP".

As much as Bill despises Treasury bonds (TBT), (TMV) at these nosebleed levels, he isn’t going short yet. He thinks we need to see a dollar crash first, and a recognition that we are in a stagflationary environment. Don’t waste time trying to call the top, because once the spike in interest rates starts, it will be "a big, big bear market," that could go on for decades. The same currency/bond market tandem collapse logic may also apply to the yen and the JGB market. Rising commodity prices, like in copper (CU), are an indication that some real inflation is on the way.

Stocks generally are headed for a big multiple compression, but until then, are stuck in a wide trading range. One of his few long picks is Microsoft (MSFT) which has recovered from its disastrous Vista operating system launch, and is now hitting on all cylinders with a series of successful new product launches. MSFT is selling for only ten times earnings. Bill also likes Verizon (VZ), which has been running on the prospect of a big network deal for Apple’s (AAPL) Iphone. Fleck hates banks because they are still depending on a bogus accounting system, but won’t short them because the government keeps rescuing them with arbitrary safety nets.

Regarding China, Bill is not in the China bubble camp, and likes emerging markets generally, but isn’t a specific investor. The Western world ruined its banking systems during the bubble, while emerging markets didn’t.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they are booming and we aren’t.

On the currency front, Fleckenstein likes the Canadian dollar (FXC), and admires the Singapore dollar and the Norwegian kroner from afar. He also has some cash in the Chinese Yuan (CYB) because he thinks it has to appreciate at some point, but doesn’t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to pay off.

To listen to my interview in full with Bill Fleckenstein on Hedge Fund Radio, please click here. To buy Fleck’s excellent book on the insanity of the Fed’s easy money policies and their dire consequences, please click here.

Read more: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heres-how-legednary-hedge-funder-bill-fleckenstein-is-investing-right-now-2010-9#ixzz0zPnduoQi

 
留下评论

Posted by 于 9月 13, 2010 在 未分类

 

跳舞的大象不带PC

“咣、咣、咣”,1980年的一天,脚蹬蜥蜴皮牛仔马靴的一名男子掠过办公室,满脸兴奋。这天,公司已决定把开发PC的项目交给了他。他是哪个公司的员工?惠普、IBM,还是苹果?2010年8月底,记者把这个问题放到自己的微博上,无人能够正确回答。实际上,此人是IBM的Don Estridge,IBM PC部门的首任负责人。

  高射炮不打蚊子

  “才开始做这个项目,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延误了3个月。”面对IBM员工的质询,比尔·盖茨舒展了一下被领带勒得有点紧的脖子。

  为了表示对IBM的尊重,盖茨在第一次和IBM打交道时特意穿上了西服。他深夜飞赴Don Estridge所在的城市,次日清晨等一家商店开门后买了条领带,戴上后匆匆奔赴IBM PC开发小组驻地——一个漏水的仓库。

  这是1980年9月的一天,IBM想让盖茨和他的32人组成的微软公司为自己的PC研发操作系统。

  当时,高度集中的大型机运算业务正慢慢向小型机和PC分流,这无疑动了IBM的奶酪。IBM高层对此很恼怒,称他们为“寄生虫”,但当时IBM 正被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法上着紧箍咒,不敢踩扁那些“寄生虫”,当然也不屑与“虫”共舞。为了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IBM于1975年研发了IBM— 5100微电脑。这台电脑重30磅,配有5英寸显示器,售价高达5000美元。这完全一个“票友”的做派,其市场反应可想而知。

  IBM公司几乎从上到下都认为PC是个低档玩意儿,不值得投入精力参与。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Don Estridge。他效力IBM多年,但并不得志,还差一点被炒了鱿鱼。Don Estridge的行事做派与IBM传统员工很不一样——别人都是西装革履,他却喜欢穿着蜥蜴皮牛仔马靴游荡。

  早在苹果I型电脑问世之初,Estridge就被这台简陋的机器迷住了。在IBM的一次会议中,他拿出报纸,指着上面的广告,提议为IBM技术 人员购置一批苹果I型产品,以方便编写微机程序。高管认为他疯了,他们认为IBM就是生产计算机的,不可能去买别人的同类产品。于是Estridge私下 买了一台苹果I型电脑独自进行研究。

  随着苹果II型电脑出现在市场上,并且销售量每月超过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IBM的实验室主任提议打破常规,秘密组织一个精干小组,在一 年内搞出PC来。甚至为了应对苹果创业时的仓库文化,他们刻意选择了一个曾经是仓库的办公场所。Estridge因为风格另类,被选作项目负责人。他们的 目标是超越苹果。

  IBM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工厂齐全,但那是为IBM大型机准备的。Estridge一改常规做法,决定不再采用“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来开发 PC,而是直接向供应商购买最便宜的元件,IBM只做成品的组装工作,并与盖茨合作,预先在电脑里安装DOS操作系统。当时的微软尚处于草创阶段,IBM 的青睐让他们受宠若惊。

  1981年8月,第一台IBM PC诞生了,IBM准备为此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8月11日晚上,Estridge看着忙碌的小组成员,有些心神不定,他把一个助手拉到一边,不无忧虑地问:“你说,明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人来吗?”

   “小红帽欢迎大灰狼”

  1981年8月12日,IBM PC如期推出。Estridge担心的新闻发布会无人出席的场面没有发生,但也没有人表现出过多惊奇和兴奋,倒是乔布斯在《华尔街日报》做了一整版的广 告,内容是一行通栏大标题:“欢迎IBM,严肃点”(Welcome IBM,Seriously)。

  “那广告词就像是小红帽欢迎大灰狼,公鸡欢迎黄鼠狼一样愚蠢。”后来苹果的继任董事长沉痛地对这个广告做了这样的评论。

  IBM PC诞生数月后,势头迅速压过风头正劲的苹果。乔布斯为了反击IBM PC,匆匆推出尚不成熟的苹果III,但因质量问题惨遭失败。  

  1983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破天荒地将PC列为“年度风云人物”,配图用的就是IBM PC。《时代周刊》写道:“有时候,在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社会都普遍认定,这一过程将改变所有其他的进程……因此, 《时代周刊》将PC选定为1982年的年度人物。”

  比尔·盖茨曾称,Estridge是他在IBM公司中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虽然两人时有激烈分歧,但Estridge是少有的可让他折服的对手。这话是盖茨多年以后变得势大力沉时说的,当时盖茨和他的团队唯Estridge马首是瞻,根本没有资格称之为对手。

  IBM PC销售一路攀升,到1985年售出了超过100万台。PC事业部成为了年收入达45亿美元,拥有上万员工的IBM的大部门。

  但是暗流在涌动。在这一段时间里,所有的报纸报道的都是PC,到处都是Estridge的照片,似乎这位中层经理已成为IBM最重要的人物。而 且,Estridge始终不让自己的部门与IBM其他部门结合,不和IBM的销售队伍合作,不愿意向IBM内部购买零配件。这引燃了公司上下的嫉妒之火。

  1985年初,Estridge升职调任,这可以解读为明升暗降。3月,满头飞霜的Estridge在一个聚会上向手下道别,含着满眶泪水的全 体人员两次站起来,鼓掌良久。对于这次调任,IBM PC部门的员工宁愿相信这是IBM总部对Estridge委以重任,日后他会带领IBM PC部门再攀巅峰。而且Estridge对IBM的忠诚早已得到证明,他曾回绝了乔布斯为他提供的苹果总裁职位的邀请,这个职位能让他获得每年100万美 元薪水加100万美元分红。

  IBM PC员工泪水横流,但梦还在。

  可是,噩耗很快传来。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1985年8月2日,Estridge和其太太乘坐的191班机试图在暴风雨中降落时失控,两人不幸丧生。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386处理器发布,但IBM却还在286上打转,没有进军386的迹象。英特尔几番恳求,也无进展。其中的缘由 在几年后水落石出,原来IBM内部当时正在开发自己的286,同时也在发展专属的16位操作系统OS/2。这就不难理解IBM为何不愿意接受386了。

  IBM的传统之一是尽量自行研制所有的部件和系统,从处理器、内存芯片、主机电路板到系统软件。Estridge离去后,IBM再次走上了眼睛 向内的窠臼。IBM的拒绝对英特尔是个重大的打击,但这种挫折感很快传递回IBM,因为IBM很快从康柏公司的成功中发现了自身的严重失策。早在英特尔开 发386的同时,康柏就在着手设计386计算机。1987年元旦刚过,386计算机突然成了市场的抢手货,386处理器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经此一役,英特尔不需要再仰IBM的鼻息了,真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

  那么,此时IBM是否领悟到了Estridge对包括英特尔在内的零部件供应商的驾驭之道的高明呢?似乎没有,Estridge也没向人传授这 些。当年他做出“开放”和“兼容”策略时,想必也想好了驾驭之道:Estridge在研发IBM PC时,最合适的处理器有2个:一个是英特尔的8086芯片,另一个是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摩托罗拉的芯片技术更先进,程序编写也更方便,但 Estridge选择英特尔。

  一条蛟龙归海去,一匹野马欲离槽。

  1985年,Estridge的继任者洛伊代表IBM PC部门和微软达成一项协议,两家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在未来许可使用费的分配上,IBM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费,但允许微软公 司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OS/2的使用费,即微软公司可以向IBM以外的公司出售两家联合可发的操作系统。洛伊几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微软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完成了原始积累,然后纵身一跃,脱钩而去。

  IBM此后在操作系统上曾投入巨资研发,但在1990年产品推出后不久即败北。1991年前后,苹果联合IBM、摩托罗拉,开发了一个叫Power PC的新芯片,也没有取得成功。

  “当我加盟IBM的时候,这两家公司(微软和英特尔)已从IBM手中夺走了(PC)行业的最高控制权。”1993年4月1日,郭士纳就任IBM董事长兼CEO,面对IBM PC面临的尴尬局面,郭士纳这样感慨道。

  IBM决心要摆脱这一局面,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提到:“我们的赌注就是:在未来的10年中,顾客将逐渐看重那些能够提供整体 解决方案,即能够将各种供应商所提供的电脑零部件进行整合的技术方案,以及(也是更重要的)能将技术整合到一个企业流程中的公司。我们还打赌:芯片速度、 软件版本、专有系统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都会衰亡,而且过一段时间以后,信息技术产业也将变成以服务为主导产业,而不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产业。”

   打短工的成了东家

  “(IBM)好比一个要过豪华生活的老头,靠三个儿子来供养,大儿子是做银行的,二儿子是搞房地产的,三儿子是炸油条的。尽管三儿子油条炸得不 错,但是要承担这个责任很困难,所以IBM愿意把它分出来,好专注做其他的业务。IBM像是穿着西装在卖油条,尽管IBM的PC业务是可以赢利的,只是它 不应该在IBM,因为这样摊销太重导致亏损。”柳传志2004年12月这样说。

  联想与IBM发生初次交集的时间可以上推至上世纪90年代前后,当时联想尚处于创业初期,迈着其“贸工技”策略的第一步:贸。联想曾是IBM某 些产品线的代理。1990年联想在《中国计算机报》上的一则广告中称:“在世界上,IBM代表着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在中国,联想集团和IBM一道为您提供 PS/2(IBM的一种286电脑)的超质享受。”此时,联想已推出了自己的青涩的自有品牌——联想286电脑,但还未担纲演出。

  1996年5月,苹果、IBM、网景、Oracle和SUN五家厂商在旧金山成立网络计算机联盟,联合公布了NC的工业标准,全球有70多家厂 商表示愿意加盟,但其中没有微软和英特尔。IBM以此想改变Wintel联盟控制下的PC产业格局,虽以失败告终,但其转型决心没变。

  1995年6月,IBM以35亿美元购并Lotus公司。当时这是软件产业最大的并购案。进入21世纪,IBM加快了并购步伐,将数十家软件公司纳入自己的软件部门,形成了最大商业软件产品组合。

  而PC部门则是IBM打算甩掉的部分。“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不是特别有竞争力。”IBM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事业部总经理Steve Mills曾这样对《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说。

  IBM开始聘请美林证券公司帮助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2003年10月前后,美林证券公司将联想列到目标收购者的第一位。

  “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有些怀疑。”美林证券负责此案的亚太区兼并与收购部主管戴凯宁说。有人认为联想是在冒险,“不冒险怎么办,不冒险窝在中国也是不行的,不突破慢慢就只有萎缩。”柳传志曾这样说。

  谈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IBM接触的不止联想一家。据称,在确定联想为最终谈判对象之前,美国一个财务投资人对IBM PC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其开价也与联想相近。日本一家公司也与IBM接触过。IBM最终还是选择了联想。有分析人士称,IBM选择联想,是因为联想比较 “单纯”,在收购IBM PC后,联想仍处于其“贸工技”战略中“工”的阶段,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冲击IBM利润丰厚的高端产业。

  2004年12月8日,IBM与联想正式公布资产购买协议,拥有30年历史的IBM PC(从1975年IBM推出微电脑开始计)自此画上休止符。

  IBM CEO Sam Palmisano在给IBM员工写的一封信中称:“今天,计算机和它的使用再次发生了大规模变化——我们将其描述为按需要(而产生)的业务。摆在IBM 面前的是巨大无比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加强我们在硬件、软件、服务以及核心技术方面的能力,重点关注公司转型。”

  智慧地球序曲?

  IBM打算成为智慧地球的大脑,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在2010年3月23日于西安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60多年前,IBM曾立志成为全球的计算中心。1943年,美国IBM公司总裁托马斯·沃森预言:“我认为也许5台计算机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要。”(姜洪军)

  记者手记

  战略的时间纬度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死了。”

  这是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的一句话。他认为世界本质上是可感知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或者说世界在某个短暂的时期可以看做是确定的,但从长期来看是不确定的。

  如此看来,一旦加进时间坐标,企业战略管理在变得清晰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游移。

  如果以本文提到的IBM PC 30年发展史来看,IBM PC发展战略无疑是失败了,其败因有三点:首先,错失PC发展先机,让苹果领先,虽然后来IBM以其实力后发制人,扳回此局;其次,它错失了对CPU的控制权;最后,IBM丢掉了对操作系统的领导权。

  而从二战后IBM 60多年的IT业务发展史看,IBM PC发展规划是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战术部分,所以,我们看到IBM几次努力将PC业务纳入到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只不过,新生的PC部门桀骜不驯,其 游戏规则和IBM的既有体系格格不入,IBM PC部门最辉煌的时刻,恰恰是与其母体分割得最清晰的时候,即Don Estridge主政IBM PC时期。

  在大卫·凯琴和艾伦·伊斯纳合著的《战略:基于全球化和企业道德的思考》一书中提到,好的战略应该让企业能“在公司内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转移积累 技能与经验。如果实施得好,这能带来可以长时间保持的优势。公司也可以获得各业务部门之间活动共享而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共用生产设备、销 售渠道、销售团队等价值创造活动。”如果一个部门不能与其他部门产生协同效应,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是无益的。

  所以,IBM前董事长兼CEO郭士纳努力整合IBM既有的资源,力图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于是IBM在1995年提出“e- Business”,在2002年提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在2009年开始提出“智慧地球”。在这些一脉相承的规划中,对于IBM而言,PC的重要性 日渐降低。在当今的互联时代,PC确实已演化成众多接入终端中的一种。

  所以,大象舍弃了PC。(姜洪军)

  编者的话

  “新闻是易碎品,但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梅尔文·门彻这样说过。除了当时记者的精深叙述外,还有一个外在的雕琢力量——时间。

  在记录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化变革浪潮的浩瀚文字中,有一些特质在熠熠闪亮,这些亮点不一定总是成功的荣耀,一些走过的弯路、失败的技术和品牌,同样是人类发展史上光辉的实践。记录他们一闪而过的瞬间,是本专栏开设的初衷。

  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汲取经验。  

《中国计算机报》
source: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21773.htm

 
留下评论

Posted by 于 9月 13, 2010 在 未分类

 

Basel III: Quick Analysis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s main governing body, meeting today in Basel, Switzerland, said banks worldwide need to have common equity equal to at least 4.5 percent of assets, weighted according to their risk profiles. Regulators will introduce a further 2.5 percent buffer. Banks that fail to meet that buffer would be stopped from paying dividends, though not forced to raise cash, the committee said in a statement.

So in absolute terms….

1 / 0.045 = 22:1 absolute maximum leverage.

1 / 0.07 = 14.3% leverage beyond which no dividends may be paid.

Sounds rather reasonable, doesn’t it?

Well, the latter is. Indeed, it’s about what the former legal limit wasbefore Henry Paulson, as head of Goldman, got the SEC to lift it from the investment banks.

An act that, as I have repeatedly pointed out for three years, made possible the blow-off top in both housing and the debt markets, and materially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damage done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But none of these figures matter a bit unless banks are forced to value assets fairly. And until we see the FDIC stop coming in and taking losses on banks that according to their alleged "call reports" are perfectly solvent, we will not have seen the end of the lies.

I’m sorry folks, but this is all political theater and BS so long as institutions like Wells Fargo (WFC), Bank of America (BAC), Citibank (C) and others can hold hundreds of billions or even more than a trillion – each – off balance sheet without no clean accounting for the value of the alleged "assets", and they both are and do.

By some figures many European banks are running actual leverage ratios closer to 50:1, mostly for the same sort of reasons. The so-called "stress tests" ignored anything not held in a trading book, which was dramatically more than the "trading" amount, and leaves open to question whether there was some hinky re-shuffling ahead of the so-called "test" as well.

The committee has yet to agree on revised calculations of risk-weighted assets, which form the denominator of the capital ratios to be determined this weekend.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a short-term liquidity ratio will also be decided by the time G-20 leaders meet, members say. A separate long-term liquidity rule will likely be left to next year.

Yeah, that’s one of the scams that has been run too – so-called "liquid assets" that aren’t really liquid.

Hint: Only short-term (say, 26 week and less) government bonds andcash are truly liquid assets, as only debt instruments without material duration risk and actual vault cash can be counted on to be turned into cash during a liquidity squeeze. Don’t hold your breath on the Basel Clowns restricting the definition to these instruments – in fact, I’ll bet anyone a case of Scotch they won’t.

source: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224842-basel-iii-my-quick-analysis?source=feed

 
一条评论

Posted by 于 9月 13, 2010 在 未分类